东方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发展
作者: 张艳国  日期:2016-12-05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潜在力量 古代社会 二重人格 历史进步 土地私有制 社会发展道路 深层动力 中国历史发展 西欧各国 重农 
描述:
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
作者: 童恩正  日期:2016-12-05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古代文明 随葬器物 基层社会组织 考古学研究 小国寡民 历史时代 文化人类学 国家起源 石家河文化 良渚文化 
描述:
中国北方现代人扩散与农业起源的环境考古学观察
作者: 吉笃学  日期:2007-05-01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文化对环境的响应 BP事件 新旧石器过渡 中晚期过渡 现代人起源 农业起源 新石器 末次盛冰期 7.2 6.4kyr 
描述:环境考古学是通过环境和文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以缓解各种压力,从而实现规避风险保全自己的目的,为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人类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一般采取两种策略:一是响应;二是适应。目前,现代人扩散和农业起源是了解和认识人类适应策略的最理想的案例。为此,本文以甘肃宁夏新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和环境研究为例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现代人扩散问题 本文在全面回顾世界范围内有关现代人起源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制品以及基因研究等相关证据后,发现中国北方的旧石器文化在大约40kyr BP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推测这可能与非洲现代人向中国北方地区的扩散有关。为了寻找现代人类化石,追踪他们向黄土高原腹地迁移和扩散过程,了解现代人类迁移的根本动因,作者等人自2002年以来以甘肃和宁夏为中心进行大范围的野外考察,并依据国外的相关理论建立了人类迁移的环境反应模式。结果发现: 1.在22kyr BP和21kyr BP左右的末次盛冰期,宁夏彭阳和甘肃秦安相继出现了与现代人有关的细石器制品,说明现代人已扩散到陇西黄土高原的腹地。 2.ZL005地点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年代和磁化率、粒度以及碳酸钙等环境代用指标的研究表明,24kyr BP之前这里气候湿润,24-19kyr BP之间气候迅速变干,19-16kyr BP之间湿度又略有回升,这与大地湾遗址黄土—古土壤剖面利用磁化率和碳酸钙指标恢复环境的取得结果基本一致,也与彭阳PY01-02、PY03和PY05地点沉积地层由灰色泥炭层迅速转变为马兰黄土层这一明显的相变特征吻合。 3.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人对环境变化可能迅速做出响应,也可能逐步适应环境变化。 a.石制品反映出的人口流动性表明,MIS3时期的石英岩技术组合说明人口流动性较弱;LGM时期石英技术组合也同样说明人口流动性较弱,但这一时期以燧石等精细原料技术组合却说明人口流动性明显增加。因此,末次盛冰期的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了人口流动性增强。 b.根据气温、降水以及~(14)C年代建立起来的生物资源与遗址数量间的关系表明,在整个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样的较长时间尺度上,遗址数量与生物资源状况具有反相关关系;在冷干或暖湿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候事件的响应上,两者也具有同样的关系:在MIS3、LGM以及PG等不同阶段的环境变化的响应上,由MIS3至LGM时期,随着环境的恶化,遗址数量反而增加,人口流动性加强,与前面两种模式得出的结论一致,说明气候在这一转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这里暂称之为气候模式;但从LGM到PG,随着环境的好转,遗址数量增加,人口流动性减弱,可能与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模式相同,因之暂将其称为农业模式。 4.彭阳和秦安等地22-21kyr BP发现的细石器制品是MIS到LGM的气候模式的具体反映,并且得到山西南部和陕西地区等相关考古证据的支持。说明现代人在末次盛冰期向中国北方黄土高原腹地的迁移可能主要与气候有关。 二、关于农业起源问题 通过对世界农业起源和中国北方粟作农业起源研究的回顾发现,尽管中国北方是世界主要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但目前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尚未证明农业起源于当地采集经济的地区;中国北方缺乏系统的农业考古调查,农业起源与发展过程并不清楚;农业起源的原因大多留于揣测。据此,作者收集和整理了中国北方大量已发表的~(14)C年代和考古资料,结合在甘肃东部的农业考古调查和对大地湾遗址多次科学考古发掘,并初步得到了以下新认识: 1.中国北方10-3kyr BP的~(14)C年代累积概率统计表明,中国北方存在10-8kyr BP、7.4-6.6kyr BP、4.8-4.5kyr BP以及3.8-3.5kyr BP四个年代低值期,并且前两者分别于对应于中国北方新旧石器时代过渡和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这两个中国北方考古学文化上较为明显的“文化断层”。因此,中国北方迄今尚未揭露出一个具有探索新旧石器时代过渡与农业起源问题的连续剖面。 2.秦安和礼县为中心的农业考古调查表明,8-7.3kyr BP之间的大地湾一期栽培作物黍数量少,出现频率低,并且处在半驯化状态下。而6.4kyr BP之后的半坡期农作物出现频率空前提高,籽实饱满,驯化状态良好。说明在由大地湾一期文化向仰韶文化过渡过程中栽培作物黍成功实现了向农作物的过渡。 3.这里的气候背景的研究主要由大地湾遗址黄土—古土壤剖面和粟和黍类植物碳同位素分析两部组成。 a.大地湾遗址的发掘首次在中国北方揭露出研究新旧石器时代过渡和农业起源的连续剖面。通过AMS~(14)C精确测年,结合磁化率和碳酸钙等环境指标测定初步建立起农业起源前后的环境背景。结果表明,大约60-25kyr BP(MIS3)气候整体湿润,25-12kyr BP,这里气候干旱。12-7kyr BP之间,环境又逐渐湿润。但是,7.2-6.4kyr BP之间气候又突然干旱,而后迅速变得湿润。 b.根据农业考古调查发现的粟和黍类植物的碳同位素分析说明,从仰韶文化半坡期到常山下层文化时期,植物碳同位素值持续偏正,说明降水不断增加。此后,到桥村类型和东周时期,植物碳同位素一直朝偏负方向发展,表明降水持续减少,气候干旱。 4.农业起源问题实质是探讨采集狩猎经济如何向农业经济过渡的问题,而并不只是追溯栽培作物最早何时出现的问题。 采集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过渡主要体现在由以下几个方面: a.栽培作物向农作物转变。 b.石刀组合取代磨盘、磨棒和石镰等农业工具组合。 c.相互独立的栽培作物中心向统一的农业发展中心转变。 d.人类由居无定所的流动生活方式向定居生活的转化。 5.关于农业起源地区、时间与原因等问题。 a.中国北方旱地粟作农业的两个主要作物品种粟和黍的起源地可能略有不同。粟可能主要起源于中原,而黍的起源地可能在中国北方的森林—草原过渡地带。 b.中国北方农业起源时间与原因也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受8.2kyr BP的气候事件,农业起源于8 kyr BP前后。另一种可能受7.2-6.4之间气候干旱事件的影响,农业起源发生于7 kyr BP之后。 c.中国北方农业起源可能并不是同一时期,发展阶段也略有不同,很难用一种模式来解释。
中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 宋正海  日期:2016-12-05 来源 :自然辩证法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区域地理 地理知识 地方经济 内性 大比例尺 古代农业 古代中国 经济开发 区域综合 中国古代传统 
描述:
中国古代关于太阳对地理环境作用的认识
作者: 陈瑞平  日期:2016-12-05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太阳 古代 地理环境 
描述:
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的几个问题
作者: 曹婉如    日期:2016-12-05 来源 :自然科学史研究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通论地理学 区域地理 物候历 地理知识 地理现象 地理志 河源地区 地理学研究 地图知识 近代地理学 
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
作者: 刘文  日期:2016-12-05 来源 :社会科学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回旋余地 陆路交通 工业社会 中世纪西欧 文化心理 古代文化 东亚大陆 文中 土壤分析 冯天瑜 
描述: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地理环境论——中国古代文艺生态学思想研究之一
作者: 范军    日期:2016-12-05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 变量关系 中国古代文论 文艺生态学 艺术风格 地域文化 辞情 江山之助 环境论 南宋词 
描述:
中西古代地理学研究之差异
作者: 吴晓佳    日期:2016-12-05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比较/地理大发现 地史学 古代地理学 地理环境 
描述:
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作者: 高志海  日期:2009-05-01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临夏 耦合关系 花儿 地理环境 
描述:花儿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绚丽夺目、光彩斑斓的艺术奇葩之一,被称为“西北的百科全书”。作为多民族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西部、乃至中国民歌中属于标志性的口承文艺,是最富有艺术欣赏价值、学术研究价值的民歌。 临夏(古河州)是花儿的源头和摇篮,在花儿体系中占有崇高的地位。论文以文化传播理论、文化功能理论和人地关系论为指导,旨在追溯临夏花儿的源头,梳理花儿的形成发展过程,理清花儿的流布路径,揭示花儿与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经济地理要素、历史地理等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 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建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介绍文化传播和人地关系等方面相关理论。阐述文化传播动力与方式,地理环境与对文化形成的影响。 第三部分,从花儿概念的界定入手,从宏观的角度论述了花儿的类型、艺术特征和分布格局。 第四部分,在描述研究区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临夏境内的“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的共性与差异, 第五部分:临夏花儿的流布。临夏花儿的形成大致有三个阶段,即花儿的雏形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在第一个时期内,古羌族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游牧小调和汉族先进的语言和填词方式为花儿的初创奠定了先决条件;第二个时期,在社会大动荡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背景之下,人口流动和文化迁移,为花儿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第三个时期,在相对繁荣稳定的社会背景和多元民族格局的背景下,花儿达到成熟期,它的最后形成应确定在明代。 临夏花儿的扩散既是扩展扩散又是迁移扩散,既是主动传播又是被动传播。花儿文化传播主要以人为中介进行,处于花儿文化区内的人口流动促进了花儿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临夏人口(尤其是回族)的主动或被动迁移方式、迁移规模和方向,决定了花儿传播的方式和方向。因此花儿的传播路径有陆路(包括西北路6条、西南路3条、东北路2条、东南路4条)和水路3条。 第六部分,临夏花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度地带,是沟通内地同青藏高原的重要枢纽,是古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由之路,是多民族群体和文化的汇集地,也是不同地域经济类型互动发展的过渡区。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定的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变迁与融合、回族强势文化的确立和经济变迁对临夏花儿特色的形成、流布起了重要的作用。
< 1 2
Rss订阅